首页 人物百科

宋朝代表性东西有哪些?什么最能代表宋朝?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可以穿越,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宋朝 是多数人的答案。

宋朝是兼重理想与现实

兼备大俗与大雅

是利落、是内敛、是淡而不素

人们说

宋朝美学领先世界千年

宋代文人在实现人生理想与政治抱负的同时,还能满足个人的现实欲望,满足身体与灵魂的多层次需要,享受丰富醇美的人生乐趣。现代生活除物质丰富之外,更强调提升文化层次,充盈文化精神,培养情趣。“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宋人生活格外讲究。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描绘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场景。幽深庭园,旁临曲池,石脚显露,栏楯围护,垂柳修竹,树影婆娑。案上摆设有果盘、酒樽、杯盏等。八九位文士围坐案旁,或端坐,或谈论,或持盏,或私语,儒衣纶巾,意态闲雅。宋人之审美情趣尽显。

而这其中,宋瓷,便是宋朝审美的极致表达。

宋瓷之美,美在温厚、含蓄,强调内心的感受;中国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北宋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传统制瓷工艺繁荣昌盛的时期。

其中“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更是宋代艺术精品,流传至今的瓷器价值连城;所烧工艺各有特色,定窑清秀,汝窑浑厚,钧窑绚丽,官窑、哥窑典雅。单色釉朴实无华而蕴含独特的气韵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宋瓷诸窑虽各有千秋、皆各领风骚。

宋汝窑之美:

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故宫博物院藏 宋汝窑天青釉圆洗

汝窑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宋时为汝州地,故名。汝窑青瓷的胎质细密,呈深浅不同的“香灰色”;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胎质细腻,工艺考究,造型古朴大方,色泽青翠,釉汁莹若堆脂,有“似玉非玉”之美誉。 北宋汝瓷风华绝代,创烧仅二十年,却在中国陶瓷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辟了一种遗世独立的艺术审美,吸引古今中外无数狂热探寻研究者,然迄今无出其右。

宋官窑之美:

简单到极致是自然

故宫博物院藏 宋官窑青釉圆洗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广义上讲,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官窑器釉色粉青,色调淡雅,不崇尚花纹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简极而美。在工艺上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可谓“千中选十,百中选一”。

宋哥窑之美:

闲观哥窑美,静听哥窑音

故宫博物院藏 宋哥窑碗

哥窑是历史上唯一的宫庭窑,宋人记载颇少,后期明代才有文献记录广为流传。釉色以青白为主,铁足紫口,釉面有碎纹而著名,号日“百圾碎”。纹片呈血色、黑蓝色、浅黄色等,其中以黑色最多,被称为“金丝铁线”,而按形状分则呈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釉面开片时产生的美妙声音,如涧如泉、如琴如铃,犹如隐于大山深处的天籁之声,让人如痴如醉。

宋钧窑之美:

万紫千红的窑变艺术

故宫博物院藏 宋钧灰紫釉渣斗式花盆

钧窑产地在今河南禹县,因与汝窑有密切关系,历来有“汝钧不分”之说。入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独特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一件精美的钧瓷润、活、纯、变、厚、正、纹、境、浑;灿如晚霞,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

宋定窑之美:

古香古色雅宜心

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盘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一带,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定窑烧制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胎体轻薄,柔和悦目、温润恬静,釉上肌理纹,釉层珍珠包,奇妙的光色变化,使釉层鲜活起来,令人赞叹定瓷物化组合的鬼斧神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