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百科

罗庸生平简介 大家小书|罗庸《儒学述要》

一、作者简介

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是清初扬州八大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先后入学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国学门、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4年毕业后,先后在教育部任职兼北大讲师,加入三时学会、参与创办华北大学、曾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学,1927年任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浙江大学教授,1932年起任教国立北京大学,1937—1938年任教长沙临时大学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1939年秋,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导师兼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1944年任云南大学特邀导师,1946年任昆明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兼主任,1949年,在梁漱溟创办勉仁文学院任教,1950年病逝重庆北碚。著有:《中国文学史导论》《陶诗编年》《陈子昂年谱》《魏晋思想史稿》《汉魏六朝诗选》等。

——摘自头条百科

二、内容简介

三部分:

《儒家的根本精神》:开宗明义阐发儒学的核心。

《儒学述要》:阐述儒学发展历程。

《孟子比谊》:重新编排的《孟子》。

三、摘要

《儒家的基本精神》

中国民族的根本精神,就是儒家的根本精神。

儒家的根本精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仁”。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去一己之私,复礼就是恢复天理之公。

克己的功夫,第一在寡欲。

克己的最后境界是无我。

这便是儒家的根本精神。我民族二千年来涵濡于这精神之中,养成了一种大国民的风度。那便是寡欲知足、自强不息、爱人如己、敏事慎言的美德。

《儒学述要》

一、周礼与鲁礼

周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儒家的理想。中国的文化,自夏以来,一向是以农业为根据的。大禹会治水,便是一个说明。殷朝的文化,特点是工商业,所以现在一般人,还称经商的人为“商人”。

凡是农业社会,其特点有四:地址固定、有家庭组织、有宗法制度、实行封建制度。

鲁人保留周代文化为最多。

周朝的文化,到了春秋战国,从重礼义一变而为重利害。人的本性,日趋于下。孔子大声疾呼,希望能够力挽狂澜而谋安定。

二、孔子与颜渊


三、曾子、子思与孟轲


格物致知,按照朱子的讲法,就是即物穷理,遇一物即穷一物之理,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便物理大明。物就是事物,格就是研究。



《中庸》,庸是本意是“用”。《中庸》即“中用”。怎样才能使人中用,必须懂得率性、修道这一套功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