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的海军怎么样?当时的海军司令提议要建20艘航母
说起民国的名帅勇将,相信很多人都能掰着手指头数出几个。但仔细看大家会发现这些勇将都是陆军将领,民国的海军、空军力量虽弱小,但里面不乏铁骨铮铮的爱国将领。

陈绍宽,字厚甫,福建福州人,生于1889年10月27日,1969年7月30日卒。原是国民政府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为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
民国时期,一位位伟人对中华崛起不知做下了多少宏达设想计划。但其中高屋建瓴的两条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才明白其真正的价值。一个是孙中山20万公里铁路建设计划,另一个便是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提出的建造20艘航空母舰的强军计划。
上个世纪初,全世界也只有英、美、日,真正地提出过航母海空作战计划。其实,当时的中国也有一个人重视航母海空作战对中强国之重要,更可贵的是在当时政治混乱,积贫积弱的国家情况下,提出了百年的航母中国梦。

第一个提出航母计划的中国人就是陈绍宽,早在1928年,陈绍宽就提出了“航空母舰一艘”计划,并向蒋介石提出。
1930年11月,有一份文件层层上递,最终放在了蒋介石——这位南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办公桌上。
这份文件就是陈绍宽的海军建设计划,“6年内,需建设主力舰队一支,大小合计71艘,计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飞机母舰等共100500吨,浅水炮舰6800吨,又水上飞机60架……潜水艇母舰20000吨,扫雷艇及小雷艇共12020吨,大小合计34艘。”
这可是一只标准的现代海军航母军事编制,在那个人人连国家海防意识都不明了的中国,竟然提出这么超前的航母建设计划,不只是需要高超的军事眼界,更要有赤子的忧国忧民之心与被一般人不理解嘲笑的勇气。

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解放军为挺进辽东半岛,只得从山东半岛渡渤海。厌恶内战的陈绍宽公然违抗蒋介石,坚持不进行渤海堵截解放军。
同年冬,陈绍宽又毅然拒绝率舰到到山东围堵共产党。随后陈被蒋介石撤职。1945年12月,陈绍宽愤然隐居故里胪雷乡。
新中国成立后,陈绍宽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1969年7月30日病逝,终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