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属于哪个省哪个城市的(安徽黄山市3区4县概况)
楔子
黄山市简称“黄”或“徽”,古称新安、歙州、徽州,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介于九华山、天目山之间,黄山绵亘于此,是典型的皖南山区地貌。境内群山环绕,重峦叠嶂,河谷密布,主要河流为新安江属于钱塘水系,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境内雨热同期降雨充沛。下辖3个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4个县(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1.6万人,2023年GDP总量1046.3亿元。是杭州都市圈成员城市,属皖浙赣三省交汇地带,与池州市、宣城市、杭州市(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上饶市(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西省)相邻。

黄山市是皖南旅游文化的核心城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里最早是古越族生活的区域,秦时划入会稽郡,汉朝时属丹阳郡,西晋时为新安郡,随着中原地区的大量人口涌入交融,唐朝时改为歙州,到了南宋时因理学的程颢、程颐、朱熹的祖籍均在徽州,旧称新安郡,得名新安理学,一时成为文风圣地,徽文化得以弘扬开来。到了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走向全国,他们将家乡的茶叶、砚台、徽墨,乃至徽剧、徽菜带到全国大众视野,为这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城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山市不仅只有黄山这一张名片,有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还有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一起了解皖南山水之城的黄山市,及所辖的3区4县概况,更全面的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
屯溪区
黄山市府驻地,下辖4个街道、5个镇,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2万人,2023年GDP总量252.2亿元。屯溪区位于黄山市中部,新安江水系贯穿全境,为河谷、冲积盆地地貌,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膨润土资源十分丰富。与徽州区、歙县、休宁县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合福高铁、杭昌高铁、皖赣铁路)公路(京台高速、杭瑞高速、205国道)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4D级)

屯溪区一带古为吴越之地,三国时期境内为犁阳县治所,南北朝时并入海宁县,后改为休宁县,为休宁县首镇。解放后设立屯溪县级市,1987年改为屯溪区。
主要景点:屯溪老街、花山谜窟、程氏三宅、万粹楼、徽州古戏台、屯溪镇海桥
特产和民俗:程大位珠算法、徽墨、徽州毛豆腐、腌鲜鳜鱼、屯溪绿茶、屯溪醉蟹
黄山区
下辖9个镇、5个乡,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5万人,2023年GDP总量140.39亿元。黄山区位于黄山市最北端,黄山、太平湖坐落于此,境内山地、丘陵、河谷盆地并存,溪流众多分属长江、钱塘江水系,最高处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64米,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多样。属三市交汇地带,与歙县、徽州区、休宁县、黟县、石台县(池州市)、青阳县(池州市)、泾县(宣城市)、旌德县(宣城市)、绩溪县(宣城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池黄高铁)公路(京台高速、巢黄高速、205/330/530国道)

黄山区原名太平县,始置于唐玄宗时期属宣城郡,唐代宗时期并入泾县,不久复置太平县,明清时期划属宁国府、宣州府。建国后先后划入宣城地区、徽州地区、芜湖地区、池州地区,1983年成为黄山县级市,同时将歙县黄山乡、石台县广阳乡划入,1987年改为黄山区。
其他主要景点:芙蓉谷、飞龙瀑、黄帝源
特产和民俗: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山石耳、樵山香榧、婆溪河灯
徽州区
下辖4个镇、3个乡,总面积419.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万人,2022年GDP总量104.47亿元。徽州区位于黄山市地理上的中心,丰乐河贯穿全境,地势北高南低,为山地丘陵、河谷盆地地貌,全区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茂盛,被誉为“天然氧吧”,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分布。与黄山区、歙县、屯溪区、休宁县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京福高铁)公路(京台高速)

徽州区一带在历史的相当长时间里属歙县的一部分,有着浓厚的徽州文化,1987年成为徽州区。
主要景点:黄山唐模景区、丰乐湖、文峰公园
特产和民俗:徽州三雕、徽派盆景、墨模雕刻、徽州民谣
歙县
下辖15个镇、13个乡,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1万人,2023年GDP总量251.5亿元。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程朱故里”,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有“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的称号。位于黄山市最东端,新安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为皖南山区腹地,多为山地丘陵地貌,最高点天目山脉清凉峰海拔1787.2米,金属类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属安徽、浙江两省三市交汇地带,与休宁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绩溪县(宣城市)、临安区(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浙江省杭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皖赣铁路、合福高铁、杭黄高铁)公路(杭瑞高速、溧宁高速、233国道)

歙县始置于秦朝属会稽郡、鄣郡,东吴时辖区先后被拆分出始新县(今淳安)、遂安县、休宁县、黎阳县(今屯溪),隋唐时期为歙州,北宋末年歙州改称徽州,元朝时为徽州路,明清时期为徽州府治所。1961年属徽州专区,1974年属徽州地区,1987年属黄山市。
主要景点:许国石坊、新安江山水画廊、雄村景区、棠樾牌坊群、斗山街、徽州古城("徽学"发祥地)、徽园、新安碑园、郑氏宗祠、竹山书院、南谯楼、鲍家花园、渔梁坝等
特产和民俗:新安画派、汪满田鱼灯、歙砚、徽州贡菊、三潭枇杷、徽州臭鳜鱼、花菇石鸡、富岱杨梅、歙县金桔、大方茶、问政山笋
休宁县
下辖11个镇、10个乡,总面积2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4万人,2022年GDP总量137.69亿元。休宁县是“中国第一状元县”,从南宋到清末出了19名文武状元。位于黄山市南部,率水和横江贯穿全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相间的地貌,雨水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交通发达是皖浙赣边界交通枢纽,石煤、膨润土资源十分丰富。属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五市交汇地带,与祁门县、黟县黄山区、徽州区、屯溪区、歙县、淳安县(浙江省杭州市)、开化县(浙江省衢州市)、婺源县(江西省上饶市)、浮梁县(江西省景德镇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京福高铁、杭黄高铁、皖赣铁路)公路(京台高速、德上高速、黄浮高速、杭瑞高速、205/237国道)

休宁县一带的建制始于东吴时期,因处于鸺山之南得名鸺阳县,后简化为休阳县,因避讳孙休的名讳改为海阳县,西晋时改为海宁县,隋文帝时取休阳、海宁各一字定名为休宁县。建国后先后隶属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徽州地区,1987年属黄山市。
主要景点:齐云山、山越民俗风情园、古城岩景区、三溪景区、夹溪河漂流、中国状元博物馆、万安古镇、休宁古城、丁峰塔
特产和民俗:琅源松萝、蓝田花猪、五城茶干、五城米酒、翠竹、茗洲炒青、白岳黄芽
黟县
下辖5个镇、3个乡,总面积8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万人,2023年GDP总量56.9亿元。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位于黄山市西北部,黄山山脉绵亘于此,形成了地势中间高南北低的地势,清溪河、旋溪河、漳溪河等贯穿全境,矿产资源较丰富。与黄山区、休宁县、祁门县、石台县(池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昌景黄高铁、池黄高铁)公路(530国道)

黟县是千年古县,始置于秦朝的黝县,东汉末年后因建置于黟山南边而得名黟县,唐朝时属歙州,唐代宗时先后划出部分辖区与周边县份组建了祁门县、石埭县,宋朝时属徽州。解放后划入徽州专区,1956年划属芜湖专区,1959-1961年曾并入祁门县,1971年再度划入徽州地区。
主要景点:西递村、宏村、塔川村、屏山、打鼓岭
特产和民俗:腊八豆腐、食桃、苦丁茶、香榧、葛粉、甘草水鱼、火焙豆腐
祁门县
下辖10个镇、8个乡,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4.2万人,2022年GDP总量90.89亿元。祁门县位于黄山市最西端,是安徽的南大门、是“中国红茶之乡”,地势北高南低,阖江等短小溪流贯穿全境,形成了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地貌,矿产资源、中药材种类多样。属安徽、江西两省三市交汇地带,与黟县、休宁县、浮梁县(江西省景德镇市)、东至县(池州市)、石台县(池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皖赣铁路、杭昌高铁)公路(德上高速、黄浮高速、237国道)

祁门县盛产红茶,始置于唐朝,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元明清时期属徽州府(路)管辖。解放后先后属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徽州地区、黄山市管辖。
主要景点:牯牛降、竹源、七彩玉谷、冯家顶、伦坑、芦溪、洪家大屋、伟溪塔、东皋塔
特产和民俗:祁门红茶、傩舞、目连戏、祁门蛇药、徽菇、中和汤、千层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