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怎么区别(普通话语音——声调)

声调概念
汉字音节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声调的音高是相对音高,和音乐中的绝对音高有区别。
声调调类和调值
普通话声调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值
阴平5-5
阴平调(一声) → 起音高平不低扬,用气平均不紧张。
阳平3-5
阳平调(二声) → 从中起音直向上,用气弱起逐渐强。
上声2-1-4
上声调(三声) → 上声先降转向上,降时气稳扬时强。
去声5-1
去声调(四声) → 高扬直下向低唱,强起到弱气通畅。
声调发音常见问题
阴平(一声):音高不够,发音不稳
例:妈妈 忠诚 高贵 姜汤
阳平(二声):发音拐弯,音高不到
例:湖水 领悟 答谢 油漆
上声(三声):低音下不去,后半音升起不足
例:一般 收紧 知晓 归属
去声(四声):起音音高不足,下行发音不到位
例:丰硕 八部 确切 舅舅

字词声调发音练习(1)
(阴—阴)参加 西安 播音 丰收 班车 香蕉 单一 发生
(阴—阳)资源 飘扬 编排 中国 球星 签名 加强 安全
(阴—上)批准 发展 听讲 公署 根本 生产 班长 灯塔
(阴—去)庄重 播送 规范 通信 飞快 音乐 单位 希望
字词声调发音练习(2)
(阳—阴)国歌 联欢 革新 南方 群居 农村 围巾 航空
(阳—阳)直达 儿童 滑翔 人民 模型 团结 驰名 吉祥
(阳—上)华北 遥远 黄海 民主 泉水 勤恳 描写 难免
(阳—去)豪迈 辽阔 模范 林业 盘踞 雄厚 同志 典范
字词声调发音练习(3)
(上一阴) 指标 统一 转播 北京 组织 整装 掌声 演出
(上一阳) 指南 普及 反常 谴责 朗读 考察 里程 启航
(上-上) 古典 北海 领导 鼓掌 广场 展览 友好 导演
(上-去) 改造 舞剧 访问 考试 想象 土地 广大 写作
字词声调发音练习(4)
(去一阴) 下乡 矿工 象征 地方 贵宾 列车 卫星 认真
(去一阳)自然 化学 措辞 特别 电台 会谈 政权 配合
(去一上) 耐久 剧本 跳伞 下雨 外语 运转 办法 信仰(去一去)日月 大厦 破防 庆贺 宴会 画像 示范 大会

声韵调的综合练习
古 文: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现代诗:
孩子们不会想到老,
当然新鲜的生命连死亡也不会相信。
青年人也没工夫去想老,
炽烈的火焰不可能理解灰烬。
但是,总有一天衰老和死亡的磁场,
会收走人间的每一颗铁钉!
我想到自己的衰老了,
因为年龄的吃水线已使我颤栗、吃惊;
甚至于在梦中都能感到,
生命的船正在渐渐下沉;
“但是别怕!”我安慰自己,
人生就是攀登,走上去,
不过是宁静的雪峰。
死亡也许不是穿黑袍的骷髅,
它应该和诞生一样的神圣。
我也设想了自己的老境——
深秋叶落的梧桐,风沙半掩的荒村;
心的夕阳,沉在岁月的黄昏,稀疏的白草在多皱的崖顶飘动;
颤抖滞涩的手笔,深奥莫测的花镜,
借一缕冬日罕见的阳光,翻晒人生的全部历程。
——《对衰老的回答》

散 文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
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燥;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
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决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
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
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
你想不与理会,调过头去,但这股腐蚀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
——《历史的暗角》
课后作业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