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心这5种常见的蚊虫,千万别轻易“拍死”!防蚊记牢这3点
每到夏季,蚊虫开始肆虐,不时有人带着满身的大红包、小红包求治于皮肤科医生。

面对各种小虫叮咬引起不同的皮肤反应,社长今天送上这篇防虫提醒,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小心,警惕这几种蚊虫!
01 蜱虫
蜱虫也叫「草爬子」,以吸食哺乳动物的血为生。它们可把头埋在人的皮肤内,吸血后体积可以膨胀到原来的10倍大。

●咬伤后反应:局部皮肤会出现丘疹、水疱以及发热、全身无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精神不振、厌食等症状。除此之外蜱虫还会传染莱姆病、森林脑病等。
咬伤后皮肤反应↓

●常出没地点:树林、草地、灌木丛
●受伤如何处理:发现蜱虫后,千万不要用手强拔虫体,拉扯反而会使它钻得更深,还容易将它的头部残留在皮肤内。
★可将酒精涂在蜱虫的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
★在其头部涂抹厚厚的凡士林,使虫子窒息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
★用烟头轻轻烫蜱虫露在外面的部分,使它的头部自行慢慢地退出来。
取出虫子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必要时应尽快前往医院处理。
02 隐翅虫
隐翅虫本身不咬人,但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其毒液释放,在接触部位会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

咬伤后皮肤反应↓

●常出没地点:杂草丛、河边
●受伤如何处理:不要拍打压碎,把隐翅虫吹掉或甩掉。
皮肤接触隐翅虫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局部。皮损处可以外抹炉甘石洗剂,如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03 绿刺蛾
绿刺蛾俗称「洋辣子」,是比较常见的毛毛虫,全身都是毒刺和毒毛,它的毒毛和毒刺都很细小,往往被刺了就不止一根,毒液会引起急性皮炎,造成大面积红肿、刺痛。

咬伤后皮肤反应↓

●常出没地点:果树周围、草丛
●受伤如何处理:可用树枝把它从身上挑起来,直接拍死可能会把绿刺蛾身上的毒毛和毒刺扎进皮肤里,引发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如果已经出现了红肿刺痒的症状,可用胶带在患处粘出毒毛,再用肥皂水冲洗,如果没有好转建议到医院就医。
04 蜈蚣
通常情况下蜈蚣不会无故攻击人,但当蜈蚣感觉到自己受威胁时,就会咬对其构成威胁的物体。

● 咬伤后反应:被咬伤部位迅速出血红肿、剧痛,并出现一圈红线等典型的局部反应,如不及时处理或蜈蚣注入的毒液过多,还会出现头痛、晕眩、寒颤、恶心、呕吐、发烧,甚至休克,但一般来说,不会有生命危险。
咬伤后皮肤反应↓

●常出没地点:砖石缝隙、墙脚边、成堆的树叶、杂草丛
● 受伤后如何处理:一旦被蜈蚣咬伤,可以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中和其毒液的酸性,再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如果常规处理后还是肿痛难忍,甚至出现头晕发热的症状,必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05 蜜蜂
只有工蜂会蜇人,雄峰、蜂后都不会。蜜蜂蜇人的时候,尾巴上的毒针会把毒液带到人体中。

毒液是弱酸性,所以被螫的部位会感觉红肿、热痛。
咬伤后皮肤反应↓

●常出没地点:杂草丛、花丛
●受伤后如何处理:首先要仔细检查皮肤里有无折断的毒刺,如有毒刺可用镊子拔出;然后用拔火罐或用吸奶器吸出毒液,切勿用手挤压,以免更多的毒液挤入皮内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再用肥皂水、食盐溶液等清洗伤口。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全身性水肿,或者是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休克的情况,若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
如何防治叮咬?
01
消除生活环境中蚊虫滋生的场所,经常清除杂草、杂物,做好宠物的清洁和预防。

室内避免放置地毯。凉席需定期清洁处理且暴晒。床上不用草编织品,因草编织品内容易藏匿小虫,肉眼看不见,当皮肤接触后,容易被小虫袭击。
02
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草丛、灌木丛、树林、沼泽地等潮湿的地方;

外出时不要让身体暴露太多,露出的皮肤涂抹上专用防蚊露;
不在地面上直接铺垫睡觉;
尽量避免在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时外出玩耍。
03
搞好个人卫生。夏季出汗多,易吸引蚊虫叮咬。

经常洗澡可以去除身上的汗味,勤换衣服及床单,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