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个体工商户管理条例:从“暂行”到“促进发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我国的个体工商户法规开始于1987年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那时的人们有一个破旧的门脸,或低矮小房,就可以领个执照,用毛笔写一个牌匾,开始商品的售卖,服务的提供,70后,80后都记得那些街边的小卖店、修理部,小吃,饭馆,以及为我们修补球鞋的大爷,在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中,中国的民营经济开始起步了;

2011年有了《个体工商户条例》,这时那些挣到钱的个体户们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各类经济业态也极为丰富,搞建材的开始做工程了,小卖店的开始做连锁超市了,卖商品的也开始做工厂了,个体工商户成为独立店面经营的主要业态,比如饭店,无论多大,多数也都是个体工商户。

2022年我们有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但是,现在做个体工商户的成本要比开公司还高,房租是其中最大的一项,比写字楼的办公用房还要贵,经营能力更是提升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现在,开一家肉铺,开一家泳衣房,都要加盟到有成熟体系的大公司去,加盟费用也不菲,管理费每年都要交纳,与1987年时的开个体工商户难易程度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那问题来了,个体,从1987年的“暂行”,到2011的“条例”,再到现在的“促进发展”,这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这一次的“促进发展”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地位提升:本次的提法是“发挥个体工商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党建引领:本次特别强调了“发挥党组织在个体工商户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制度保障:本次提到“国务院建立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前从未如此高度。

四、经营领域:本次提到“不得违反规定在资质许可、项目申报、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面对个体工商户制定或者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意味着个体未来也要以申报资质和成为项目实施主体了。

五、精准帮扶:本次提到“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会不会象扶贫一样,干部定期不定期地到你的店内帮扶。文中多处提到“精准”“帮扶”,以及社会资金和政府相关专项资金给予个体支持。

回顾过去,我们似乎对“个体”太过忽略,各类政策中,各类规划中,各类鼓励和扶持中,很少见“个体”字样。如果说原因,可能是由于规模小,不规范,少税收等原因吧。但是,个体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最小经济细胞,他的健康程度也决定了我们这个经济体的健康程度,不能忘记,我们庞大的经济体量是从这些微小的细胞开始的。

新征程里,“个体”这个社会最微小的经济细胞应该植入怎样的基因呢?他的成长和壮大应该遵循怎么的逻辑和路径呢?他要承担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责任呢?

答案是:个体也需要有新的发展理念。

  • 因为体量弱小,他需要政党的有力支持和引领;
  • 因为条件艰苦,他必须要有一个互帮互助的组织;
  • 因为竞争激烈,他必须有统一的市场体系做后援;
  • 因为诚信体系,他必须启用登记系统和财税管理系统;
  • 因为谋求发展,他必须借助数字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快车前行。

所以新时期,“个体”是帮扶体系,是创业教育体系,是共同富裕体系的一部分,是具有“党建引领、数字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等”基因的新型社会经济细胞,我们不期待他交多少税收,能养活自己,过上小康生活,若能解决几个就业,就更好了,如果他有幸发展成为企业,也希望你不忘初心,贡献社会,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这可能是新时期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愿景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