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冰毒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毒品知识小课堂(五)



-合成毒品-

所谓合成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鸦片、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具有兴奋作用,有的具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第二代毒品”。头号毒品:冰毒、摇头丸、麻古

冰 毒


冰毒是什么

冰毒,新型毒品的一种,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纯品很像冰糖,形似冰,故俗称冰毒,吸、贩毒者也称之为”冰”。有胶囊、粉剂、小块等多种形式,可抽吸、鼻吸、口服或注射。当人体摄入该毒品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等正向作用,在人体内的作用快而强,故其丸剂曾有“大力丸”之称。大剂量用药后会出现精神兴奋、性欲亢进,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长期吸食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一旦断药,会出现戒断症状。作为正式毒品的冰毒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进入中国。被认为是新型毒品的代表,现今对其成瘾机制等的认知相对缺乏,治疗手段也极为有限。但其危害程度并不亚于传统毒品,联合国禁毒署的统计数字表明冰毒类毒品吸食者人数已经列世界第二位。


冰毒的出现作为正式毒品的冰毒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进入中国。被认为是新型毒品的代表,现今对其成瘾机制等的认知相对缺乏,治疗手段也极为有限。但其危害程度并不亚于传统毒品,联合国禁毒署的统计数字表明冰毒类毒品吸食者人数已经列世界第二位。


冰毒的危害

吸毒者吸食冰毒后,会使中枢神经兴奋,具有欣快、警觉及抑制食欲的作用,重复使用会成瘾。中毒症状包括多话、头痛、错乱、高烧、血压上升、盗汗、瞳孔放大、食欲丧失等。长期使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损害脏器功能,会使人体失去生育能力。大剂量使用会引起精神错乱、思想障碍,类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多疑,幻听,被害妄想等;长期使用也可以导致器官性脑症候群,有高血压及脑中风之危险。慢性中毒可造成体重减轻和精神异常即苯丙胺精神病,或称妄想障碍,出现幻觉、妄想状态,酷似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同时,也会发生其他滥用感染并发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性病、艾滋病等。冰毒对人体的危害还有停用之脱瘾症状,包括精神呆滞,昏睡,易怒,烦躁不安,忧虑,有自杀的倾向。可出现心血管病症状,如头痛,寒战,面色苍白或发赤,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血压升高,血压降低或循环性脱虚;还可出现肠胃功能障碍,如口干,口中有金属味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



冰毒的吸食方式

01

口 服


口服,将毒品直接吞入胃肠道,或咀嚼吞下, 或是和饮料一同吞入,通过胃肠道吸收。


02

鼻 吸

鼻吸,直接或间接用吸管将毒品吸入鼻腔。

03

溜冰壶

常见的有自制溜冰水壶,或者一个瓶子,插两个孔,瓶子里放些水,用来过滤,然后用锡纸烧,可在熏燃后以烟雾的形式抽吸,一个吸管吸,一个吸管进,就像吸水烟一样去吸。

04

注 射注射,将毒品粉末倒入器皿中加生理盐水矿泉水甚至自来水进行溶解,然后用注射器抽取,从静脉或肌肉注入。多数吸毒者会发展到这一步,当表浅静脉因注射感染变硬闭塞后,常常因为找不到可以注入的静脉而改为肌肉、动脉或皮下注射。


案 例

陕西白水警方侦破一起贩毒案件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贩卖毒品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人,彻底铲除了一个从省外贩卖毒品来渭的贩毒团伙。

2023年1月,白水县公安局在办理一起吸食毒品案件时,发现吸毒人员多次从犯罪嫌疑人王某手中购买冰毒。经进一步调查,王某在西安从其上家手中多次购买毒品,分销于西安、白水等地,涉案毒品数量较大。发现该线索后,白水公安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多警种联合作战。

经过大量侦查取证,专案组民警摸清了该团伙的网络结构、人员组成、毒品流向、交易习惯等,在属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立即对该团伙相关人员采取收网。经过工作,截至8月,专案组分别在云南、四川、江西、新疆、陕西等地抓获40名违法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毒品30余克及大量吸贩毒工具,案件涉案毒品合计500多克。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