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科幻小说 ,一个新纪元的开启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要给科幻小说做一个简单的定义——科幻小说是指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否则就是科学奇幻小说)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主流,国内科幻小说还呈现出轻科学偏文艺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各大主流网络文学平台上的所谓的科幻分类下的小说很少完全具备以上三要素,其细分类型与受众跟本词条所定义科幻小说均有极大差别,也不受中国科幻界和世界科幻协会的认可,属于网络文学的一个分支。
所以那些起点文学什么的,就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了。

而科幻小说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赋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来得以实现的极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学幻想”在多年以后,的确在科学上成为了现实。因此,科幻小说就具有了某种前所未有的“预言性”。
法文中,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早就被称为“anticipation”,即“预测”。这样的文学作品基于科学的可信性是必要条件,应当说这种“科学至上”的精神,是科幻小说有别于其它幻想类型作品的根本所在。

第一部科幻小说
一般认为,玛丽·雪莱最早将科学幻想元素引进小说创作中来。她在18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被许多评论家和爱好者“追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
经典名句是: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西风颂》

哦,不好意思,说错了。
这是玛丽·雪莱的丈夫,珀西·比希·雪莱,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 ,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
下面这才是玛丽·雪莱。

话说这两人长得还挺有夫妻相的。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英国著名小说家、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的继室,因其1818年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故事梗概:
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位船长给他姐姐写信,说他的探险船在冰层上救起一个垂死的人(弗兰肯斯坦),这个人自述了一个关于自己造出科学怪人的悲剧故事:

出于对生命科学的好奇,他将尸体碎块拼接在一起,通电,造出了一个奇丑无比的科学怪人,由于怪人样貌可怕,他就被吓跑了,怪人像个无人抚养管教的孩子一样,孤独悲愤,要求制造者再为自己造一个伴侣被拒(先答应后反悔),于是将怒火倾泻在制造者——弗兰肯斯坦的家人朋友身上,失去亲友的弗兰肯斯坦最后决定追杀怪人复仇,一直没追上,在寒冷中被探险船救起。
最后弗兰肯斯坦在船上死去,船长也见到了追随而来的怪人,怪人说自己将自焚而亡结束这长久孤独悲愤的痛苦,随后就跳出了船。
大家是不是觉得情节很熟悉?对,电影《科学怪人》就是改编于此的。

一点冷知识:这部小说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翻译时常常被省略,原名是《弗兰肯斯基:现代的普罗米休斯》。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类似于我国神话中的女娲,他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创造了人类,普罗米修斯用泥土雕塑出人的形状,雅典娜则为泥人灌注灵魂,并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
这样看来是不是更通俗易懂了些?

故事的预言性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不仅是科幻文学的开山之作。更重要的是,她开创性地审视了科技发展与人类的关系,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让当时科技蓬勃发展的欧洲开始思考科技发展背后的威胁。
弗兰肯斯坦是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狂人”出现的形象,他崇拜科学和一切新的技术,童年阴影让他念念不忘地想要破解生命之谜,但是在这条路上,他鲁莽地只知道向前冲,却不计后果。

在当年那个时代,在思想革命兴起,在科技达到了当时前所未有的高度时,人们投身于科学,蒸汽机的发明更是将科技推上神坛,人们不仅仅是相信科学,甚至有些迷信科学,认为科技是世界之源。
然而,玛丽在用《弗兰肯斯坦》这个故事预言了,科技这个中性的工具,如果过度崇拜,没有规则约束,将会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

在玛丽看来,创造出生命的技术不是她想要叙述的重点,重点是弗兰肯斯坦的创造,在玛丽笔下,怪物甚至比人更可爱,比人更通人性,他拥有人天性中所有美好的一面,作为一个怪物,他对知识和人际关系的渴求,小心翼翼且遵守边界,在生命的早期,他一直控制自己不被偏见激怒,不被厌弃的行为冲昏头脑,然而却被世界推上了复仇之路。
反观书中所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那些“理性”的代表们,却展现出了对科学非理性的狂热,对制造生命的技术趋之若鹜。

他们,盲目地追逐科学技术,却不顾伦理道德,成功的制造出生命,却不懂教化与培养,有机会阻止悲剧发生,却选择了逃避与漠视。
这也是每个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这部书中想要昭示的,不存在绝对的理性,人是感性脆弱的动物,人需要在伦理道德的规范下,使用科学,发展科学。

写在最后
有人说这个故事的悲剧就在于弗兰肯斯坦他背弃了承诺,如果当时他给怪物创造了那个女人,最后的结局也会发生改变。
但我认为不会的。
怪物Frankenstein的狂野、热烈和恐怖,都来自于他身为异端的孤独。
他的外表,他的经历,还有他受到的传统正派的“正常人教育”,都决定了他无法悦纳自己,强烈渴望肯定、认同和接纳的性格。性格使然,他无法排遣这种孤独;也没有人能使他摆脱这种孤独,不仅仅是因为他烧死了善良的保护者,而他的创造者厌恶他、恐惧他,而是因为作为一个形如噩梦的生物,这种孤独来自于普罗大众的恐惧和敌意,是作为异端,他必须忍受的孤独。

假设博士Frankenstein答应了怪物的要求,让他拥有了一位与他一样来自污泥和虫蚁的伴侣,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群体。这个群体,仍然会感受到作为异端的孤独。这和亚当夏娃不同,他们不是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伊甸园,他们仍会遭受来自人们的恐怖与恶意。
所以对怪物而言,这种根源性的孤独非但不能消除,反而可能变本加厉。一个伴侣,并不能消泯他对人类的仇恨,使他放弃对人类复仇的打算,更不能改变他无限放大人性中的恶意、进而疯狂报复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