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交加!和田玉与“锦灰堆”

什么是“锦灰堆”?
锦灰堆也叫八破图,是一种以描绘文人书房案台杂物为主,以三维画面进行艺术表达的写实画法。
由于构图中经常会出现散乱的字帖、笔砚、扇面、信札,所以也有“打翻纸篓”之称。

“锦灰堆”的出现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元末画家钱选于醉酒后一时兴起,将残羹冷炙尽皆入画绘制而成的横卷,应该是锦灰堆题材最早的作品。
而真正将这种艺术形式发扬光大的,则要算是半生为人代笔,历尽世间沧桑的郑达甫先生了。

郑达甫先生是清末民国时期,镇海浦镇十七房郑氏人。他自幼家贫却钟情绘画,尤其擅长各类名家作品的临摹。
上海商人杨渭泉看中了郑先生的画技,将他留在家中专门创作锦灰堆画作。然后署以自己的“古闽杨渭泉”款,从此欺世盗名竟达二十年之久!

后来因为战乱,画作逐渐没了客源,杨渭泉便将郑达甫先生赶出家门。
郑先生从此只能以打柴、卖饼维持生计,直到解放后其中的隐情才被世人所知。
锦灰堆至此名归原主,郑达甫先生也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锦灰堆”是怎样与和田玉结缘的?
和田玉雕刻能有今日之盛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最大的动因。
对于锦灰堆这种将空间构图,与多种意象充分融合的艺术方式,自然也是趋之若鹜,并且因此诞生了许多珍品佳作。

为什么说和田玉玩家对“锦灰堆”爱恨交加?
如果给一位藏家介绍某件玉雕是以锦灰堆为主题,那他的脸上难免会闪过失望之色。
所谓“锦灰堆中无好料”,就是说只有玉质不好或是存在瑕疵的料子,才会不得已选择这个题材。

这种说法源自玉雕中“剜脏去绺”的独特手法。
原石如果存在瑕疵,就要通过雕刻来尽量剔除,满工满雕的锦灰堆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这种说法存在着很大偏见,盲目限定了创作对象,却忽略了其中的技术难度。

锦灰堆看似随意杂乱,实则乱中有序,杂而有据。画面构图、疏密聚散、远近堆叠,都要符合透视学与构图美感。
创作者必须精通书画技法,对各类书体与名家画作都能临摹重现,务必要做到形神兼具。

所以和田玉的锦灰堆创作,绝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处理“垃圾料”的方法。
这是一种非常考验艺术家综合实力的题材,是玉雕师在和田玉创作上的一场“大考”。

最后多说一句,也许有人会觉得锦灰堆这种技法,有些像西方的“波普艺术”或“拼贴画”。
我只能说艺术就是这样,即使背道而驰也往往殊途同归。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里,以相互接近却又相对独立的方式各自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