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一开始真的是善良的吗?
人之初性本善,是古人圣贤对人的一种希望,也是他们对社会结构设计的逻辑基础,按照孟子的理想,人与人之间如果以善相待,这个社会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人生来就有各种欲望,这是人的生物性所决定的,比如饥而欲食、劳而欲休,而儒家圣贤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关键在于人不仅仅具备生物性,而是具备一些更高端的东西,那就是善性。当告子与孟子辩论的时候,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就是说,人性就像流水,你让他向东流它就向东流,你让他向西流它就向西流。

而孟子对曰:“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无论向东向西,其最终都是要归于下的,就像人性,最终都是要归于善的。

孟子这么做,当然有他的初衷,只有把人性善归于人的先天的本能,人在后天之中才会更好地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事,这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如若说你告诉人们,你们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他们有什么理由向善呢?如果他们向善,那只能是出于利益的考量,比如说,我经常做好事可以向很多人证明我品行好,这样我就能获得更多人的赞许,从而获得更多人的信任,从而能得到利益。这还是道德吗?
